邵阳税务:企业发展的最大底气,藏在规范里

近年来,邵阳市税务部门通过强化税收征管、规范税务执法、精细政策辅导,在便企办税、信用修复、风险预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规范经营的重要性,不少获得A级纳税信用的企业主动将税务合规融入企业管理,将涉税风险点纳入风险内控机制,用心守护“A级纳税人”的金字招牌。
税务合规让企业赢得市场阵阵“掌声”
长沙北铁路物流园内,湖南醇龙箱包股份有限公司一款集光伏发电、GPS定位、多功能收纳于一体的太阳能智能背包正通过中欧班列发往德国。“去年那场欧洲订单竞标,我们至今想起来都热血沸腾。”公司董事长李刚清指出,当时5家企业角逐500万元订单,醇龙箱包却最终凭借“连续3年税务零瑕疵”胜出。原来,自从中欧签订税收合作协定以来,欧洲客商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的税务安全,在重点核查企业增值税申报准确率、出口退税单证完整性等12项涉税指标后,醇龙箱包因“进项发票与报关单匹配度100%”“出口退税申报差错率为0”脱颖而出。拿下订单后,企业针对欧洲市场产品质量标准,积极搭建“材料采购-生产标准-质量追溯”联动机制,2024年产品抽检合格率从83%跃升至92%,欧洲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20%,年出口额达4000多万元,较2021年实现翻番。
“作为全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类税惠的底气就来自全规范化的管理。”彩虹集团(邵阳)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点开电子台账系统,屏幕上百余项专利的研发全周期记录一目了然——从项目立项时的研发人员定岗定责,到实验阶段每项耗材的领用登记,再到结题时的费用分摊明细,每一个环节都标注着合规校验节点。“在税务部门的精细辅导下,我们在申领税惠、规范管理时少走了许多弯路。”企业财务负责人补充道。依托一系列合规体系建设,公司产品2024年成功打入问界、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两条7.5代溢流法生产线满产运行,年产能突破400万平方米,华为、三星等核心客户的供应份额较上年提升5%。
今年以来,邵阳市税务部门积极组建企业服务团队,为重点企业配备“税务管家”,为每户企业建立专项成长档案,涵盖经营状况、政策享受、信用评价、辅导情况等信息,动态跟踪企业发展。同时,针对研发费用归集、辅助账目设置等易发风险点,定制企业税务合规手册,开展“一企一策”合规培训,帮助企业规范税务管理,防范涉税风险,形成了“政策赋能—合规增效—创新反哺”良性循环。
诚信经营为企业“贷”来资金活水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而良好的纳税信用,正为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来资金“及时雨”。公司的恒温育种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通过基因测序仪分析“松雅12”稻种的抗病基因,“新添置的这套设备能顺利投用,全靠‘税银贷’的及时支持。”公司总经理王荣德展示着银行授信,150万元贷款到账记录清晰显示为“2025-08-0315:20”。“诚信纳税就是最好的‘抵押物’,银行看到我们的合规档案,省去了繁琐的担保流程”王荣德笑着说,新设备投用后,“野香优莉丝”等主力品种的育种筛选效率提升了18%,2024年上半年就有3个水稻新品种通过了省级品种审定。
这份“融资加速度”的背后,是企业对诚信经营的坚守。此前,公司因房产税核算偏差、部分费用归集疏漏,税务部门通过核查发现后,及时上门辅导整改,帮助规范了账务处理。“合规守住了,信用保住了,融资路才能越走越宽。”财务人员吴芳感慨道,如今公司的研发费用台账里,每笔田间试验费、育种耗材支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既精准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更让纳税信用成了实打实的“信用资产”。
在绥宁县丰义竹木有限公司1700平方米的厂房内,多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根根楠竹从这里出发,经过精挑细选层层加工,蜕变为一件件竹帘、竹餐具以及竹工艺品。“从B级到A级,信用升级让我们的产能翻了一番。”负责人黄亚婷表示,2023年B级信用时,150万元贷款仅够维持2条生产线;2024年通过税务合规管理升级为A级后,银行将授信额度提至5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企业进一步扩大了生产线,开始尝试研发更多精细加工竹制品。“2024年企业销售收入达1728万元,同比正常36%,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达28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企业经营效益延续向好态势”公司财务介绍。
近年来,邵阳市税务局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签订“税银互动”合作协议,实时共享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等涉税信息。“我们给企业画了‘信用画像’,让银行敢贷、企业易贷。”邵阳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负责人朱宁介绍。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实行定制服务,对A级和B级企业,联合8家银行推出“税易贷”“信易贷”等产品,最高授信提至500万元;对C级及以下企业,推送“税务健康体检报告”,精准标注发票开具不规范、申报逾期等易失分点,帮助企业及时规避各类涉税风险点。
规范管理推动企业从“跟跑”到“领跑”
以规范为支点,邵阳企业正实现从行业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药品质量关乎生命,税务合规就是质量的‘隐形防线’。”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展示着与药品GMP体系同步的税务管理手册,原料药采购发票必须标注生产批号,研发费用归集与临床试验阶段严格对应,连报废药品的进项税转出都附有药监部门的销毁证明。2024年,企业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的314万税款,全部投入抗癫痫药物的剂型改良中,让丙戊酸镁缓释片的血药浓度波动幅度降低40%,成功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如今,其丙戊酸系列产品占据全国85%的市场份额,每年为300多万癫痫患者提供治疗保障。
“规范管理让老品牌喝出了新味道。”湖南湘窖酒业总经理万康拿起一瓶“铁盖龍酱”说道,过去财务数据模糊,单是粮食采购成本就有5%的误差,如今建立全链条成本管控系统,每斤高粱的采购价、每度酿造电的消耗都实时掌握。这种精打细算带来了显著变化:与东北优质粮商签订直供协议,吨酒成本下降4.8%;引入智能温控系统,基酒优级品率从78%提至86%;通过分析市场供需数据,精准调整产品结构,高端酒销售额占比从15%提升至28%。2024年,湘窖酒业产值达11.39亿元,湖南市场占有率较2019年提升6个百分点,“要情”“龍酱”两款高端产品年销超2亿元,成为中国白酒的“品质标杆”。
相同的场景也发生在雪峰山脉的茶园里,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在茶园管理中植入“可追溯”理念,每块茶园划分20个监测点,施肥种类、打药时间都录入区块链系统,连采摘工人的健康证编号都与鲜叶批次绑定。这套体系让茶叶顺利通过严格的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43项安全检测,2024年茶叶销售额突破403万元,“古楼雪峰云雾茶”品牌荣列“湖南十大红茶品牌”榜单。更难得的是,企业将合规经验复制到产业链上游,带动雪峰山区5个乡镇33个村的千户茶农标准化种植,每亩茶园增收3000元,古楼茶文化园还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在邵阳,合规经营已从“选择题”变成企业的“生存题”与“发展题”。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A级纳税信用企业达3426户,较2019年1426户增长140%,合规企业平均营收增速15.6%,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合规不是紧箍咒,而是穿越经济发展周期的护身符。”邵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林荫表示,“当市场风浪来临时,那些将合规刻进基因的企业,总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许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