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陵:实事办到心坎上 幸福写在笑容里

托位不够?饭菜贵了?路灯瞎火?管道不通?这些烦扰群众的“急难愁盼”,如今在常德市武陵区正一件件被“挂账销号”。近期,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深入践行“为民办实事”理念,聚焦群众身边事,精准施策,托育扩容、用餐降费、社区“微更新”等一系列举措暖了民心,见了实效,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家门口托位多了,“带娃好帮手”近了
娃娃托给谁,让不少双职工家庭牵肠挂肚。针对“入托难、入园难”,武陵区教育局今年把这件“头等大事”扛在肩上:一批“公办带民办”的托育中心在社区落地生根,多所民办园申报“普惠”让学费更亲民。据了解,今年该区累计新增了24个托班、530多个托位,孩子们午睡的小床多了,年轻爸妈们不用再掐着表冲去接娃了!“现在全区九成以上的幼儿园都是普惠的,我们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一位送娃入托的家长笑着说。
不仅托位多了,娃娃碗里的饭菜也更香了。针对“校园餐”这个老话题,武陵区拿出了硬核“降费招”:今年春季起,区里公办学校500人以上规模食堂的中餐,每餐降了1块钱。民办学校的早中晚餐费更是最高降了6块。“两荤两素一汤”的标配严格推行开来,6月的食堂满意度测评结果“亮”了,师生满意度双双超过93%。“现在食堂饭菜花样多,营养好,价格也更实惠了,孩子们吃得高兴,我们家长也放心!”一位小学生家长这样反馈。
社区亮堂了,烦心小路变坦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武陵区启明街道,路不通、灯不亮、水不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街道办看得比“天大”。马家吉社区因施工用水成难题,日夜赶工铺设管道,清凉水流进居民家。唐家溶、皇木关社区的主干道上,21盏“失明”路灯重新亮起,照亮了晚归人的回家路。御泽园小区,12栋楼前疯长的杂草没了影儿,硬邦邦的水泥地铺好了。致华园小区物业“换岗”,服务更是无缝衔接。“街道这‘小微工程’听着不大,办的都是咱老百姓心窝子里的实事!”家住唐家溶社区的李大爷晚上散步再也不用摸黑了。
企业群里@,难题真能“秒回复”
“最后一公里”怎么跑通?武陵区丹阳街道建了个“强产业促消费群”,商家有困难,群里喊一声!这个“线上服务岗”,把辖区的企业、饭馆老板都聚在了一起,惠企政策秒传达,商家疑惑“@群主”立马有回音。维也纳酒店反映停车难,街道干部不是光回“收到”,而是立马跑去周边“数车位”,协调各方力量求解;友阿商业广场为地面报修发愁,城管队员快速“接单”,跑手续全力支持;商户搞不清“家电以旧换新”怎么弄,街道化身“政策翻译官”,把实惠掰开揉碎送上门。这个群,把“干巴巴”的通知变成了热乎乎的“帮帮群”,已累计解决商户大小诉求15件。“以前政策是‘文件里找’,现在是‘手机里@’,省心多了!”一位刚在群里解决停车咨询的餐饮店主感慨道。
武陵区正通过这一桩桩、一件件接地气的实事,把“群众盼的事”精准变成了“区里干的事”。学与做的“零距离”对接,不仅架起了“民声”与“民生”的“连心桥”,也生动诠释了“群众需求无小事”的初心承诺。未来,武陵区将持续完善机制,让“为民办实事”长效化、常态化,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王茂松、郭海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